早晨醒來第一個動作是什么?相信不少人會說,刷朋友圈!晚上睡前最后一個動作是什么?相信還是有不少人會說,刷朋友圈!路上刷、吃飯刷、連上廁所也不忘記帶上手機。
你以為你把朋友圈當做交際工具、獲取信息的平臺,其實,你的時間早在刷朋友圈時從指間悄悄“滑走”了,不知不覺間,你早已被朋友圈“綁架”了生活。
成功=3%聰明才智+97%抵御朋友圈自控力
先干了這碗雞湯。
朋友圈表面上看是交際圈,卻越刷越孤獨。過去有刎頸之交、生死之交、八拜之交、患難之交、忘年之交……如今皆淪為點贊之交。
圈子越來越多,朋友越來越少,營銷越來越多,真相越來越少?催^許多所謂的“干貨”,喝了不少心靈雞湯,卻沒什么成長,依舊平平凡凡、渾渾噩噩。
經濟學家泰勒·考恩曾經說過:“在能夠輕易獲得信息的情況下,我們通常喜歡簡短、支離破碎而又令人愉快的內容。”于是身處互聯網時代的我們,越來越難以讀完一本書,甚至一篇稍長的文章。通過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閱讀簡短而有趣的信息,就成為單調生活中獲取滿足感的重要方式。
刷一小時朋友圈的功夫,也許可以看完兩集公開課、兩集TED演講、一集電視劇、讀完一本薄書、背會20個單詞、寫一篇日記、畫一幅素描,同朋友喝一杯咖啡談天說地,或是為家人做一頓美味的晚餐……而這一個小時,你可能只能讀完兩篇毫無營養(yǎng)的雞湯文和送出20個贊。
然而,即使大家都清楚地知道人生還有這許多選項,卻還是選擇了刷朋友圈。
因為簡單,因為習慣,因為孤獨。
人一天有24小時,除去睡覺,吃飯以及工作的時間,還有兩大部分時間。一個是“碎片化時間”,一個是“下班后時間”,如果能夠把這兩部分時間利用好,我們的人生可能有一些不一樣的改變和進步。
如何利用好你的碎片化時間呢?下面小編總結了一些小建議:
1. 電子書
要隨身攜帶一本紙質書實有太多不便,電子書的出現就幫大家解決了這一難題。電子書資源豐富、方便攜帶,即使是長篇小說,下載到手機里也不過數十Mb。長期的碎片化閱讀可有效積累知識量及語言感受力。
2. 有聲讀物
電子書雖然方便,但對閱讀環(huán)境的穩(wěn)定性有較高的要求。擁擠的地鐵、漫長的步行就增加了閱讀的難度。這時,有聲讀物就是再適合不過的選擇了。有聲讀物能讓你解放雙眼和雙手,隨時隨地暢游在文字的世界,并且在聽的時候能夠給聽者思考以及想象空間。
3. 網絡公開課
諸多知名高校都紛紛在網上提供課堂實錄的錄像,使世界各地的求知者都有機會享受網絡公開課程,可稱是優(yōu)勢教育資源對個人自修的贈與。在公交、地鐵上,吃午餐時隨時隨地獲取知識,讓碎片化時間變成你的“第二課堂”。
4. 各種學習軟件
隨著智能手機高速發(fā)展,各類應用軟件也層出不窮,其中不乏多種學習軟件。公交車上可以背古詩,上WC都可以背單詞~
5. 電影
碎片化時間都用來讀名作、背單詞未免枯燥,且不利于長久堅持。勞逸結合才是成長的正確姿勢。不如下載一些英文原聲電影、話劇、歌劇等,即可學英語,又可開拓眼界、增加談資。
移動設備的高速發(fā)展為碎片化時間的利用提供了許多便利,除了上述的幾條小tips,還有更多方法等你挖掘。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,選擇最適合的“充電”途徑。
學習資料、原聲電影、有聲讀物都會占去手機不小的空間,買了16GB iPhone的同學們就要叫苦不迭了~不能插內存卡,容量不夠怎么破?
臺電魔閃mini iPhone手機U盤
秒增5倍容量,無需WiFi
離線看高清視頻課程,不花錢~
還有安卓手機黨的擴容神器↓ ↓ ↓
臺電靈耀3.0手機U盤
無需驅動,即插即用~
學會從平時的生活中擠時間,如上下班的時間、吃午飯的時間。提高學習頻率,備好擴容神器,讓你的碎片化時間“跑”起來~